近期,己任律师事务所许安碧律师先后受华东政法大学王艳芳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孔祥俊教授邀请,为两校法学院学生分享知识产权实务经验和前沿理论,获得师生们的热烈反响。
“M-150”VS.专业商标侵权集团维权案
上周一,许安碧律师在华东政法大学以《被围追堵截后的绝处逢生:泰国功能饮料第一品牌M-150八年维权攻坚战》为题,向同学们分享了一起复杂的国外商标在中国遭遇专业侵权人抢注和侵权后的维权案例。


许律师通过介绍由41家公司组成的专业商标侵权集团的组织架构、角色分工、自然人近亲属及公司控股关联关系等,并以该侵权集团早自2003年开始对红牛品牌的系列侵权行为为例,详细呈现出该侵权集团的专业操作手法和惯用模式。


德恒裕公司自1993年申请注册的商标均被该集团撤销和无效后,如何另辟蹊径,从著作权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角度寻求突破,是许律师本节课分享的重点内容。
该案体现出的以细小线索深入挖掘证据,“化繁为简”可视化展示数万页材料的方法,绝境之下的巧妙诉讼策略设计及最终拨云见月的胜诉结果,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和热烈讨论。
重返母校探讨游戏规则保护
本周一,许律师重返母校上海交通大学,为凯原法学院研究生讲授《网络游戏规则司法保护的四阶段及理性回归——从“思想不保护”到“其他智力成果”的探索与纠偏》。

作为交大校友,许律师对能够回到母校分享自己的实务经验感到格外亲切。讲座梳理了我国网络游戏规则司法保护的发展脉络,通过“泡泡堂”“炉石传说”“奇迹MU”“守望先锋”“我的世界”“率土之滨”“万国觉醒”等代表性案例,分析了司法保护路径的演变过程,并就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网络游戏画面整体作为视听作品保护阶段,许律师将其分为“纯洁期”“暧昧期”“捅破窗纸期”三个细分阶段,系统性介绍了这一阶段中网络游戏画面和游戏规则保护之间的关系。她指出,2017年“奇迹MU案”作为游戏画面整体保护第一案,属于“纯洁”地保护游戏整体画面。2019年的“守望先锋案”“太极熊猫案”,本质都是以游戏整体画面为名保护游戏规则,但判决中并未明确将两者区分,属于“暧昧期”。而此后的“我的世界诉迷你世界案”及“大富翁案”中,法院则是直接指出以整体画面的比对方法无法保护游戏规则,并用部分游戏规则的比对反推网络游戏整体画面的实质性近似,并认定游戏整体画面作为视听作品构成侵权。该阶段被她称为“捅破窗纸期”。


在第三阶段的“其他智力成果”中,许律师从代理人视角详细介绍了“率土案”一审判决存在的问题,并从“其他智力成果”作品类型兜底条款的立法由来、作品类型的立法体系协调、国内外关于“其他作品”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等全方位角度,分析了网络游戏并非新的作品表达形式,并不存在为其单独创设作品类型的空间。许律师特别还分析了目前明确适用“其他智力成果”条款的“率土案”“万国觉醒”案的一审判决的区别。

在第四阶段的“不正当竞争”保护阶段中,许律师以“万国觉醒”二审判决为重点,介绍了二审判决如何纠正一审判决著作权法部分的认定。二审法院特别强调,要按法律制度原则和适法逻辑,选择真正有利于产业创新发展和良性竞争的司法路径。如果没有充分考虑产业发展需要和创新规律,简单按照作品视角划定权利边界,侵权比对环节再稍有不慎,笼统将表达性要素和实用性要素“混杂一体”,那么很可能会对游戏玩法规则提供超出创新者贡献应有的保护强度和范围,所谓的游戏玩法规则著作权保护可能从保护“在先创作者”异化为保护“在先诉讼者”。

在不正当竞争部分,二审判决模仿游戏玩法设计并不必然构成不正当竞争,适当的玩法模仿反而具有积极意义。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的判断,需要从模仿是否超过了合理限度,是否违背诚信原则和商业道德等综合分析。
许律师在课程最后总结道,中国网络游戏规则保护的发展史,本质上是产业蓬勃发展驱动下,权利主体保护诉求持续升级、司法理念不断革新的演进史。每一个案件都是通往最优解的必要探索,为后续找到更合适的保护路径提供了实践基础。


师生反响热烈,交流互动深入
讲座中,同学们就诉讼策略、证据收集、游戏规则与规则的表达的区分、游戏规则玩家感知标准等问题踊跃提问和讨论,课堂气氛活跃。课后,数十名同学与许律师进行了课后讨论和交流,并表达课程的收获和对许律师的感谢。

两场讲座分别从实战案例和理论探索两个角度,展示了知识产权法律实务的不同侧面。在华政的讲座更侧重实务操作技巧,在交大的讲座则偏重理论体系梳理,但都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许安碧律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在知识产权领域有着丰富的实务经验,她代理的多个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或省级法院典型案例。除了专注于律师业务,她还积极参与法学教育,曾在中国传媒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分享实务经验。
己任律师事务所一直重视与高校的交流,通过实务讲座、案例分享等方式,帮助法学院学生了解法律实践及司法前沿问题。今后,律所将继续支持法学教育事业,积极参与高校法学人才培养,促进理论与实务的深度融合。








